新闻中心
  当前页面:新闻中心 >> 新闻快递
    个性化治疗、人性化康复——无锡有个精神残疾患者的康乐家园
    发布时间:2016-08-24 浏览量:3084

            无锡市精神残疾康复中心是“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之一,精神康复的运行模式和机制国内领先,具有先导示范作用。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无锡市精神残疾康复中心,发现这里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不仅有康乐家园、菜田、咖啡吧,还有各种手工制作室。在这种人性化的康复治疗环境中,在医护人员精心的护理下,处于恢复期的广大精神或心理疾病患者实现了独立生活、自食其力、回归社会、公开就业的康复目标。

           根据病患需求“私人订制”康复计划

           在常人的印象中,精神病人的康复,就是把他们“关”在一个地方,管管吃喝拉撒,做一些统一的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我们这儿的运行模式却完全不一样”,中心主任李达介绍,不同于一些地方根据服务提供者的意愿对病人进行康复治疗,这里采取的是基于患者的需求进行精神康复的模式,相当于“私人定制”。

           首先,治疗师会和病患进行深入交谈,做一系列的量表评估,掌握病人的价值观、特长兴趣、个人诉求,再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和康复方案,帮助他们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职业能力或是休闲能力的训练,提高自我效能感。
    精神残疾康复中心有着一支专业的康复团队,目前从事治疗师岗位的有13人。其中,当了10年治疗师的陆江波经验颇为丰富。她介绍,在她接触过的病患中,有一位38岁的已婚女性,家境富足、生活优越,虽患有精神疾病,但仍希望康复后可以找到工作完善自我、证明价值。

           “在找工作时,她的优势是着装得体、待人和蔼、容易亲近;劣势是不自信,曾受过社会歧视而害怕熟人,因为服用药物的关系又容易犯困,做不了重活。我就根据她的这些优劣势制定了专门的就业计划和面试训练。”出院后,这名病患成功找到了一份服装店营业员的工作,陆江波还对其进行了两年的跟踪指导,不断为她排忧解难。
    “代币治疗”探索精神康复新途径

           采访时,陆江波拿出一个盒子,里面都是精神残疾康复中心为患者特制的1毛、5毛、1元、5元的纸币。别小看这些虚拟货币,它们可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每当病人有好的行为出现,我们就会发放相应额度的纸币给他作为奖励,并不断强化,我们称之为‘代币治疗法’。”陆江波介绍,代币强化行为治疗法促进了病人自我照顾和主动参加各项工娱疗活动的能力,简单有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是探索精神病人康复的一条新途径和治疗手段。

           为此,精神残疾康复中心专门制定了《代币发放细则》。比如,在职业能力训练过程中,岗位满勤一个月,可以发放10元代币;岗位无迟到早退一个月可以发放10元代币;岗位表现满分100分,每得一分发1毛代币;对岗位有特殊贡献者,依照贡献发放5至20元代币。除了这些固定的月发代币,还有现发的代币,例如准时参加每天早上的体能训练,每次可获1元代币;超重的康复员每减轻1Kg,发放2元代币。此外,参加各类比赛、获得进步奖、争当“清洁天使”、帮助过他人、参加岗位之外的工作任务,都能领取代币。获得的这些代币可在每两周的淘乐喜街活动中用以购买商品,或者每月用于饭卡充值。

           陆江波告诉记者,她曾经遇到过一名患有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病人,行为懒散,整天蓬头垢面,喜欢乱丢东西,坐在床上嗑瓜子弄到满床都是瓜子壳。经过深入接触,陆江波发现她对“挣代币”非常感兴趣,于是要求她每天查房之前整理好个人卫生,并帮她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规则,罗列了多个打分项目,每得一分可获得相应代币。
    “一开始,我们还要督促她去做个人卫生,渐渐地,获得代币的满足感越来越强,她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个人卫生料理的能力提高了,更加注重个人形象,从而提高生活情趣,增进交流,这对康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陆江波说。

           人性化康复环境助力病患回归社会

           在无锡市精神残疾康复中心参观的过程中,记者见到这里环境优美,建筑风格典雅别致又充满现代气息。病区的走廊墙壁上除了张贴一些规章制度,更多的是绘画、书法、摄影、小制作等手工作品的展示,而这些全部出自病患之手。

           在病房的入口处是康乐家园,平时治疗师们就在这里带领精神病人做一些集体康复活动。此外,康复中心还有咖啡吧、小超市、精品店,菜田、洗车场以及各种手工制作室。

           在陶艺制作室,记者看到这里陈列了不少陶艺作品,尤其是惠山泥人栩栩如生,而其中大部分作品都是病人们亲手制作的。除了学习陶艺,病人们还掌握了剪纸、手工皂、计算机等众多技能。“通过职业技能康复,可以使患者恢复因病丧失或受损的劳动能力,让他们有一技之长,掌握适合自身条件的劳动和职业技能,达到自食其力,公开就业的康复目标。”李达介绍。

           康复中心的咖啡吧、小超市别看只是提供食品、饮料等生活必需品,其实也承担着康复功能,原来这里的收银员、理货员岗位也都由病患担任。在这样的模拟工作环境中,不仅训练了患者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工作相关的技能训练也得到了提升。陆江波介绍,有位病人在康复中心的超市收银员一职干得非常出色,出院后就谋得了一份同样的工作。

           “我们这里不像医院,更像是一个宿舍,一个社区。”李达认为,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人性化的康复环境中,经过急性期治疗、病情稳定、处于恢复期的广大精神或心理疾病患者才能恢复认知、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减少对药物的依赖性和疾病复发,快速回归社会。

    商报记者/陈菁菁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