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页面:新闻中心 >> 新闻快递
    世界精神卫生日:关注健康心理 助力快乐人生
    发布时间:2018-10-11 浏览量:3076

    10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心理,快乐人生”——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为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升全民精神卫生、心理健康意识,预防精神障碍发生,逐步消除社会歧视,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周活动,走进社区、学校等举办义诊咨询、健康讲座、分享交流、爱心捐赠活动。

    一堂心灵保健课,助力孩子快乐成长

    108日下午,精卫中心姚建军副院长走进金星中学,给百余名初一至初三的学生们上了一节心灵保健课。姚院长从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的问题谈起,对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剖析,指出学校、家庭如何营造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环境,并对青少年如何保持身心健康给出了指导意见。


    姚院长表示,一项比较权威的调查表明,全国416岁的少年儿童心理和行为问题发生率高达13.9%,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比例为20%30%,中学生为40%50%,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作为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在学科教学、学校教育活动和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等多项工作中;作为老师,应理解、接纳学生,关注、尊重所有的学生,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构建和谐的班级环境;作为家长,应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经常性地与老师保持联络,鼓励孩子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集体活动,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发展,切不可认为进了学校就万事大吉,完全依赖于学校的脱节教育,往往是造成孩子学业不成、道德迷失、人格缺陷,甚至导致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

    姚院长建议青少年学生,当觉得学习压力大、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可以做几个深呼吸、喝杯水、安静坐会儿,甚至发呆,让脑袋空白,或者在脑海中想象愉快的场景或事情;当觉得没有自信、总觉得不如别人的时候,应停止批评自己,而要把注意力放在已做好的部份,可以列出自己学习中积极正面的部分及优点,强化自信,同时停止和别人作比较,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当觉得挫折倒霉、负面念头萦绕于心的时候,要多想想坏事的光明面,相信事情会否极泰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学会用建设性方法解决问题。

    “讲座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颇为实用,值得推广,希望可以共同助力青少年的快乐成长。”梁溪区教育局老师表示。

    一场特殊的分享交流会,携手并进再出发

    9日下午,梁溪区扬名社区会议室内一片欢腾,20多名社区精神康复患者齐聚一堂分享自己的康复体验。在精防医生范洁、巡诊护士程明媚等的鼓励下,患者们一一畅谈自己患病后的康复心路历程。

    40多岁的张女士表示,自己确诊精神疾病已有28年,在上高中时因为学习压力大而生病,住进了当时还叫无锡市第七人民医院的精卫中心。她自述,自从得病后,性格从原本的开朗大方变得沉默寡言,内心也是敏感自卑,觉得失去了生活目标,前途一片晦暗。渐渐地,不再出门,整天闷在家里,也没什么兴趣爱好,病情经常反复。自从社区里有了专门为精神疾病患者开设的“心灵家园”后,市精卫中心的医生护士们,每周会给她们讲讲精神卫生知识,告诉她们不需要有羞耻感和自卑心理,只要遵从医嘱,按时吃药,积极康复,也能和正常人一样地工作和生活。“真的很感谢他们,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感觉上帝给我关上了一扇门的同时,又给我开了一扇窗。”张女士表示。在每周一次的活动中,医务人员会给大家讲解精神疾病康复的注意事项,带她们做些益智游戏,教她们唱歌,做保健操还有十字绣、编织、折纸灯等手工制作,每人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渐渐地,张女士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到每一次活动中,人自信了不少,整个人也阳光了许多。最重要的是她敢于和陌生人交流了,也不再敏感自卑。张女士动情地说道:“能主动走出这一步,我觉得真是很不容易。这都是因为家人的不离不弃,街道社区的关心重视以及精卫中心医生护士们的耐心指导。现在的我,虽然仍要继续服药,但基本上已和常人无异,能自主生活。康复这条路,我还要继续走下去……”

    康复患者们的感激之情让参加交流会的医务人员也很感动,他们表示自己将秉承“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卫生职业精神,继续为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一次党员爱心义诊,把健康送到百姓身边

    10日上午,医院机关后勤党支部医务人员来到惠山古镇,开展健康惠民,党员先行义诊活动,免费为市民提供心理咨询、康复指导等咨询服务,并向市民赠送《心理健康100问》、《精神卫生法》等科普书籍及健康宣传手册,受到市民的欢迎与好评。


    义诊现场,前来咨询的市民将义诊服务台围得水泄不通。当得知10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时,有市民表示,现代人对精神心理健康日益重视,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而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记忆力减退、睡眠质量差等情况,所以对于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况也要定期进行体检,防微杜渐。党员志愿者们认真为市民们测量血压,详细询问咨询市民的身心状况,耐心细致地分析病情,讲解精神心理卫生及躯体健康保健知识、注意事项、宣传合理用药等卫生常识,一一解答市民提出的健康问题。

    许多市民表示,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精神心理或者躯体不适问题得到了悉心解答十分开心,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希望医务人员能够经常举办类似活动。

    一次心理适应性教育活动,助力新生适应大学生活

    10日下午,医院临床第一党支部医务人员走进江南大学,开展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教育活动,作《适应大学生活 打造健康人生——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教育》专题辅导,并举办义诊咨询活动,及时有效的为学生解答了新环境下学习生活存在的疑惑,教会了他们在面对大学生活时可以采用的方法,提升了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水平,为大一新生“愉快的学习、快乐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校园义诊咨询活动,得到了很多学生的热情参与,离开父母来到异乡的学生们咨询了许多困扰已久的问题。“新的大学生活令我感到很不适应。一是饮食不适应,无锡的菜肴口味偏甜,让我很想念家乡的美食;二是学习的不适应,从以前紧张、严谨的高中生活,一下子过渡到相对自由、宽松的大学生活,感到无所适从,课堂上很多的学习内容其实需要课后花更多的功夫来消化吸收,对个人自律方面要求很高;三是人际关系的不适应,同学们来自于五湖四海,很多习惯、观念、想法都有差异,需要有一个包容、磨合的过程。”一位大一新生表示。对于学生们的问题,医务人员耐心地一一详细解答,为他们减轻思想负担,消除他们的困惑,深受学生的欢迎。


    讲座中,医院临床心理科病区主任曹磊明围绕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从学习、人际、生活、时间管理和目标规划等方面,给学生提供心理调适的方法和建议。曹磊明主任表示,大学里的同学可能来自天南地北,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要学会适应不同同学的生活方式和为人处世方式,在理解他们的同时去试着了解他们,构建一个和谐的同学关系。大学里的学习模式与初高中时期而言,也有较大的变化,以前是有老师、家长监督着学,而大学里要学会自己去学。曹磊明建议,学生应尽快适应当地的环境,调整好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模式,制订好学习与生活的计划。同时,曹磊明指出,很多学生在父母身边由家人宠着,生活等都有家人包办代替,而大学里都要由自己独立去面对,因此也会产生很多的不适应,所以父母应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学会自立,培养孩子应对各种生活事件的能力,而不是事事代劳。

    一次爱心捐赠,令贫困患者倍感温暖

    日前,医务人员还走访慰问了一批“三无”、贫困慈善精神病人,为贫困患者送去冬衣鞋袜,送去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共同帮助这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温暖过冬,让他们生活、治疗条件得到改善,早日康复,重新回归社会!看着患者们兴奋地穿上漂亮的新鞋袜,医务人员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捐赠活动中来,将爱心传递下去,让社会更加和谐。

    “我们举办‘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周活动,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心理健康问题,提升市民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和谐健康幸福无锡建设!”医务人员表示。

                                                                                                                          (宣传处、机关后勤党支部)


    附: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结合中科院心理健康素养网络调查结果,针对社会对心理健康的主要关切,并经过多方专家论证,编制了“心理健康素养十条(2018年版)”,具体如下:

    心理健康素养十条

    2018年版)

    第一条: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一个健康的人,不仅在身体方面是健康的,在心理方面也是健康的。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心理健康事关个体的幸福,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方面,心理健康会影响身体健康。例如,消极情绪会导致个体的免疫水平下降。癌症、冠心病、消化系统溃疡等是与消极情绪有关的心身疾病。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也受到身体健康的影响。例如,慢性疾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发病率比普通人群更高。长期处在较大的压力下而无法有效疏解,对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第二条: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

    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心理健康也有帮助和益处。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时,大脑释放的化学物质内啡肽又称快乐激素,不仅具有止痛的效果,还是天然的抗抑郁药。太极拳、瑜伽等注重觉察和调整自身呼吸的运动有助于平静情绪、缓解焦虑。运动还可以提升自信、促进社会交往。坚持适量运动,每周三到五天,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上,对于预防和缓解焦虑抑郁更为有效。如有必要,可寻求医生和专业人员的帮助,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运动方案。

    第三条: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

    出现心理问题却不愿寻求专业帮助是常见而有害健康的表现。不愿求助的原因包括:认为去见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就代表自己有精神心理疾病;认为病情严重才有必要就诊;认为寻求他人帮助就意味着自己没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担心周围的人对自己的看法等。其实求助于专业人员既不等于有病,也不等于病情严重。相反,往往是心理比较健康的人更能够积极求助,他们更勇于面对问题、主动做出改变、对未来有更乐观的态度。积极求助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也是负责任、关爱自己、有智慧的表现。出现心理问题可求助于医院的相关科室、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和社工机构等。求助的内容包括:寻求专业评估和诊断、获得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接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等。

    第四条: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

    睡眠质量是心身健康的综合表现。常见的睡眠问题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夜间醒后难以入睡、经常噩梦等。睡眠不良提示着存在心理问题或生理问题,是心身健康不可忽视的警示信号。多数睡眠不良是情绪困扰所致,抑郁、焦虑等常见情绪问题都可能干扰睡眠。焦虑往往导致入睡困难,抑郁则常常伴随着失眠早醒等问题。另一方面,睡眠不良会影响心理健康,加重心理疾病。睡眠不足会损害情绪调控能力,使负面情绪增加。

    第五条: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

    抑郁症和焦虑症都是常见的心理疾病。如果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缺乏持续两周以上有可能患上抑郁症。抑郁症可导致精神痛苦、学习无效、工作拖延,甚至悲观厌世。抑郁患者具有较高的自杀风险,需要及时防范。焦虑症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并伴有心跳加速、手抖、出汗、尿频等症状。公众要提高对自身情绪健康的觉察能力,及时寻求科学的评估方法,尽早求治,防止问题加重。抑郁症、焦虑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两者相结合而治愈,及时治疗有助于降低自杀风险,预防复发。

    第六条: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

    药物治疗是针对许多心理疾病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精神类药物种类繁多,药物在用量、适用范围与禁忌、副作用等方面各有特点,精神类药物必须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得自己任意使用。某些药物的滥用可能会导致药物依赖及其他危害。在用药期间,要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尊重医生的要求按时复诊,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药物类别及用量的调整。在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后,应继续听从医生的用药指导,不可急于停药。自己任意调整药量甚至停止用药可能带来病情复发或恶化的风险。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其表现和程度因人而异,应向医生沟通咨询,切不可因为担忧药物的副作用而拒绝必要的药物治疗。

    第七条: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要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引导。

    儿童心理发展包括感知觉、认知、语言、情绪、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各有其内在发展规律。在存在普遍规律的同时,不同的儿童在发展的速度、水平、优势领域等方面存在差异。养育者需了解儿童发展特点,理性看待孩子间的差异,尊重每个孩子自身的发展节奏和特点。越是早期的发展阶段,对一生心理特征的影响就越大。如果儿童的压力过大、缺乏运动、缺乏社交,将不利于大脑发育,阻碍心理成长。儿童心理发展是先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家庭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良好的家庭氛围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惩罚是短期有效但长远有害的管教方式。比奖惩更有效的,是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情绪和需求,科学引导。养育者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反思和成长。养育者要把握好尺度,即要支持引导,又不要急于干预。在儿童发展中,有些“问题”其实是常见的过程,会随着成长逐渐消失。养育者有时可能会夸大或忽视孩子的问题,要开放地听取他人的反馈,或向专业人员求助。

    第八条:预防老年痴呆,要多运动,多用脑,多接触社会。

    老年痴呆是一种发生于老年期的退行性脑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达到治愈效果,所以早期识别和干预尤为重要。老年痴呆主要症状包括:记忆退化乃至影响生活、难以完成原本熟悉的任务、难以做出决策、言语表达出现困难、性格发生变化等。通过认知功能评估可早期发现老年痴呆。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老年人要多运动、多用脑、多参与社会交往,包括:保持规律运动的习惯、增加有益的户外运动、保持学习与思考的习惯、积极进行社会交往等。

    第九条:要理解和关怀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

    人们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恐惧和排斥很多是出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实际上,精神心理疾病在得到有效治疗后,可以缓解乃至康复。因此,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经过有效治疗,症状得到控制后,可以承担家庭功能、工作职能与社会角色。把患者排除在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工作环境之外,是不必要的,也是不恰当的,会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新的压力。对于能够维持工作能力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为其提供适当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和康复。

    第十条: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人们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缓解。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减压方式看起来当时能够舒缓心情,但弊大于利,是不健康的减压方式。例如,吸烟、饮酒、过度购物、沉迷游戏等方式。虽然当时可能带来心情的缓解,但是也会带来更多的身心健康和生活适应的问题。通过学习科学有效的减压方式可以更好的应对压力,维护心身健康。第一,调整自己的想法。找出导致不良情绪的消极想法;根据客观现实,减少偏激歪曲的认识。第二,积极寻求人际支持。选择合适的倾诉对象,获得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第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适量运动和健康的兴趣爱好等方式调节情绪。判断什么是科学的减压方式,主要是看这种方式是否有利于更好的应对现实问题,是否有利于长远的心身健康。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