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页面:新闻中心 >> 新闻快递
    这个春天最暖心的颜色一定是“大白”
    发布时间:2022-04-24 浏览量:2543

    白衣执甲,逆风而行,

    他们缺席家庭团聚

    却不负生命重托,

    奋战一线、坚守后方,

    精卫勇士战“疫”进行时!


    同心守“沪”  共克时艰

    一起度过这“疫”刻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援沪医疗队正式进入上海临港方舱医院,至今已十余天。

    四月的暴雨又急又快,深夜十二点,队员宋寅芝、郏雪娇、沈轶丽、倪涵晔和辛娜风雨无阻地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鞋子、裤子和衣服已被打湿……几个看似弱不禁风的女生,顶着强风和暴雨到达岗位,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核对预出院患者的信息,准备核酸采样管,提着手电筒巡视病区,观察病情,并测量生命体征,协助医生打印预出院患者的出院小结和解除隔离证明……一切工作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

    从确诊到隔离,一些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情绪,谌利民、朱建中、董昆仑三位医生还承担着方舱医院患者的心理干预工作,每日心理查房,为患者、医护人员提供心理支持。

    对援沪医疗队来说,最开心的莫过于患者解除隔离。“这是我们病区第一位解除隔离的患者,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4月11日上午,精卫援沪医疗队所负责的病区有患者可以解除隔离了,医务人员开心地告知患者这一好消息,并与患者合影留念。

    “希望回家的你一路顺风,希望上海疫情形势逐渐明朗,希望我们早日凯旋!”在精卫援沪医疗队的悉心照护下,许多患者陆续解除隔离。一张张笑脸的背后,是医务人员无微不至的服务和无怨无悔的付出。“向你们表示感谢和崇高的敬礼!”双向奔赴,爱有回响,在方舱医院的这十余天,医务人员收到了许多来自患者和上海的感谢信,成为支撑所有人打赢这场战“疫”的精神力量。

    4月18日下午,方舱内欢声笑语,原来是援沪医疗队员们正在为一位患者庆生。“阿姨,今天是您的生日,我们衷心祝您生日快乐!愿您早日出舱!”感染新冠后,刘阿姨出现焦虑情绪,董昆仑医生多次给其心理疏导。“没想到大家会给我庆祝生日,太感谢了!”刘女士惊喜地感叹道。


    日夜兼程  “苏”战速决

    精卫核酸采样队在行动

    4月10日晚上,医院又接到紧急通知,需要组建应急采样队支援苏州。接到指令后,大家踊跃报名。护士马晓强与驻守宜兴院区的女友已10天未曾谋面,他毅然放弃与女友见面的机会,义无反顾地报名支援苏州核酸采样工作。

    次日凌晨4:30,医院一支1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应急采样队紧急集结,奔赴苏州。清晨,应急采样队抵达苏州姑苏区,在简单的交接后,迅速投入工作。队员们不间断持续采样6个多小时,但仍满腔热情、毫无怨言,“居民朋友们都很理解配合,还给我们送来了冰水解暑,水很冰凉,心却觉得温暖。”

    4月12日,应急采样队又来到相城区开展采样工作,大太阳下30多度,穿着短袖都能走出一身汗来。社区工作人员贴心地为大家准备了冰块降温,并发放了降温贴,但尽管如此,队员们的防护服依旧被汗水浸泡着,湿了干,干了又湿,脱下防护服时都能闻到一股酸臭味。4月13日,气温又骤降至17度,早晨6点应急采样队开始园区的采样工作,队员汲付娟、方舟冻得相继感冒,然而为不耽误采样进度,她们努力坚持,直到完成所有采样工作。

    4月14日,医院又派出一支10名医护人员组成应急采样队出征苏州昆山。在队长金亦晟、副队长李雅彬带领下,他们连续奋战。队员翟芹蕊十二指肠球溃疡,每天服药,仍坚持出任务。前几日气温骤降,许多队员出发时没带长袖衣服,一到晚上很冷,于是她们裹上几件短袖努力坚持……

    “尽管有时候大家饥肠辘辘,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但听到居民的声声致谢,还是很感动,我们共同盼望‘清零’的那天早日到来!”医院援沪应急采样队张莉表示,自4月3日至今,已9次赶赴上海支援核酸采样工作。她们以“日进日出”的方式持续作战,总是凌晨出发、夜晚返回,带着无锡经验,以娴熟的手法,高昂的斗志,高效有序地开展采样工作,充分展现了精卫人的专业水平与敬业精神!


    前线奋战   后方坚守

    奋斗者从不孤单

    疫情防控仍在关键期,援外的医疗队、应急采样队、核酸检测队逆行出征、奋战“疫”线,而院内的广大医务人员也尽最大努力坚守在“大后方”!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的反复,孩子们又上了一段时间网课,各种亲子家庭心理情绪问题令家长们叫苦不迭,儿少精神科李志佳副主任医师工作量骤增。李志佳表示,市民前来咨询的大多是青少年厌学、焦虑抑郁,或是亲子关系如何处理、如何合理使用网络等话题。他平均一天要接诊三十位来访者,忙的时候中午基本门诊连班,甚至水都不敢喝,只因担心去上卫生间会延长来访者等待时间。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心主任助理包炤华主任医师表示,今年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接诊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心理医生经常高强度工作,有时从早上八点开始接诊,中午没有休息时间,直到晚上八点才能结束一天的工作。“心理医生需要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及时输出信息,在这个过程中,脑子是高速运转的,很累,但看到来访者心理状态改善时,我都会觉得一切是值得的、有意义的。”

    这个春天,普通精神科1病区收治新患者增加。病区主任张菁主任医师表示,最多一天收治了7位新患者,疫情当下,许多医务人员外出驰援,病区里人手严重不足,且女性患者生活需求相对较多、周转快,工作量大,加班已成为常态。章皎洁医生的爱人是武警,疫情期间两人都坚守在各自岗位上,有时晚上不能回家,孩子只能独自留在家属院。虽然很心疼,但她知道没有大家何来小家,她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从小懂得奉献的伟大与珍贵。

    受疫情影响,患者家属无法来院探视,因此患者们的衣食冷暖始终是医务人员的挂心事。前段时间气温骤降,临床心理科病区有些患者没带厚衣服,于是医务人员主动将自己家里的衣服带来给患者御寒。部分患者家属不能来院,伙食费不能及时交,医务人员又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先垫付伙食费。“春季心理精神疾病易复发。无论在抗疫一线,还是临床一线,我们一样在‘奋战’!”医务人员表示,9B病区最多一天收治6名新患者,又为7名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日常工作量大,工作已不分上下班。

    “前不久,我接诊了一位52岁的患者,她感到腹胀、腹痛多年,经常闷闷不乐、烦躁、失眠,反复就诊于各大医院消化科,也未能明确诊断。”中西医结合精神科主任王群松主任医师为其采用中药汤剂,结合腹部特定穴位的贴敷、雷火灸、热奄包、温针等治疗,一周后患者病情好转。王群松介绍,中西医协同治疗已成为时下治疗精神疾病的重要手段,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受到诸多患者的欢迎。


    党员先行  投身“疫”线

    不负韶华担使命

    “大家请保持一米距离,戴好口罩。”这位正在上海一核酸采样点上忙碌着的“大白”是我院药物依赖科的张洋洋医生。她自二月下旬起至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进修学习,上班跟班实践、下班看书学习,一切都按部就班进行着。

    三月初上海因疫情整个城市按下暂停键,张洋洋所在地区也因防疫政策需要实行静态管理,“作为一名党员医务工作者,此时我的心情是焦虑而悸动的,我必须做点什么,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于是我主动联系带教老师,请战前往一线,很幸运的是过了一天,我的申请便通过了。”

    张洋洋每天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查对人员名单、扫码,发放采样试管标签及回收袋,做好环境采样记录,维持和协助管理现场采样秩序。由于每天核酸采样的工作量都比较大,这些看似简单而琐碎的工作,一天下来也让人脚酸腿涨。“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我减少喝水、上厕所,一直到工作结束,才脱下厚重的防护服。”

    被口罩压出印痕,被手套闷破手,身着防护服经历了风雨交加,经历了30多度的高温,也经历了气温骤降,但这些都没使张洋洋退缩。她和身边的同事每天互相打气,商量工作如何做得更有保障,如何做好支援工作。

    “我也有自己的小家,有牵挂的家人,也为无法陪伴家人而愧疚,但我更是一名医生,更为现在的工作感到自豪!”张洋洋欣然表示。


    你在冲锋  我在守护

    慰问关爱暖人心

    这一轮疫情爆发以来,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医务工作者闻令而动、担当作为、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在第一线。为更好地关心关爱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医院党委出台一系列关心关爱医务人员举措。

    医院大力加强人文关怀,统筹做好医务人员调度,不安排双职工的医务人员同时到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不安排孕期或哺乳期医务人员到疫情防控一线工作。落实防护保障,对援市外医疗队员按“清单式”配齐必需防护物资,包括生活用品和防护用品等。做好正向激励,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先评优。开展健康体检,年内对援市外医疗队员增加 (胸部 CT/免疫)健康体检项目。开展走访慰问,在援市外及隔离期间,不定期为其家庭免费配送食品等生活物资。做好后勤保障,确保在疫情防控期间饭菜的种类、品种多样,做到营养搭配更均衡。提供爱心菜篮,在疫情防控物资紧张期间,积极为医务人员搭建“食品直供车”。营造宣传氛围,及时通过多种渠道发布疫情一线工作动态、感人事迹,营造正面舆论氛围。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