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页面:新闻中心 >> 新闻快递
    患者心灵“摆渡人”,用专业点亮新生
    发布时间:2022-08-29 浏览量:2161

    普及残疾预防知识

    建设健康中国

    第六个全国残疾预防日来临之际

    在无锡市残疾人联合会、滨湖区人民政府

    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主办

    滨湖区残联、滨湖区卫健委承办的

    “喜迎‘二十大’  康福滨湖行”

    滨湖区残疾人康复服务进社区暨

    第六次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活动上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康复科

    被授予“精神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称号

    精神疾病患者“康复难、回家难、回归难”一直是困扰政府、社区、家庭及残疾人自身的心头之患。在市残联、市卫生健康委的带领下,作为无锡市精神疾病控制中心,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自2015年起实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院—社区—家庭”协同管理试点项目,推动患者治疗、康复服务向社区延伸,在全市各区县“残疾人之家”积极打造“心灵家园”社区治疗康复示范点,创立具有无锡特色的精神病患者“综合性支持性就业模式”,为社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各种康复训练,每年服务精神疾病患者近万人次,帮助他们成功融入家庭与社会,成为精神康复行业典范。

    第六个全国残疾预防日之际,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走进各社区为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开展一系列精神疾病预防、治疗及康复活动。“我们通过开展疾病复发预防、药物管理、日常生活训练、情绪与压力管理、兴趣爱好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培养等等,帮助社区康复患者更好地适应社会。可以说,我们是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的心灵‘摆渡人’!”医院康复治疗师表示。

    疾病复发预防及药物管理训练:康复治疗师指导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和所服用的药物,对自己的疾病状态能够时刻监控,预防因服药不规律和生活压力过大导致疾病复发。

    日常生活训练:康复治疗师针对患者的生活环境设计符合患者需求的康复训练计划,以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让患者能够照顾好自己和家庭。

    情绪和压力管理训练:康复治疗师为有需要的患者定期开展鼓圈放松训练等团体活动,帮助精神疾病患者在社会中也能适应各种各样的压力环境。

    培养兴趣爱好及健康生活习惯:康复治疗师结合患者的特长和各社区的资源,设计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活动,例如为社区组建乐队、开展手工制作、读书分享会等等,从培养兴趣爱好入手,引导患者养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


    其实,和身体疾病一样

    精神疾病经过规范治疗完全可以治愈

    而在此过程中

    家属的充分理解和正确对待必不可缺

    有时一句“开心点”、“加油”

    对患者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

    小编希望每一位精神疾病患者都能被关爱

    家有精神疾病患者怎么办?

    如何与患者沟通相处?

    请你跟着小编这样做~

    如何教育患者处理社会歧视?

    1提升自己的能力
    面对外界的质疑,最有利的应对方式就是用事实说话,对于外界谈及精神疾病的各种传言,如果患者能够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歧视自然不攻自破。

    2对周围人进行精神疾病知识教育对于身边亲近的人,让他们了解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可以让日常的相处更加融洽,在精神症状严重时也可以给予患者相对专业的干预和帮助。

    3不向关系一般的人透露病情社会上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难免存在很多误解和难以解决的问题,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患者对于关系一般的人,最好不要透露自己的病情,防止受到他人有意或无意的伤害。
    4常规练习如果你的雇主询问你有没有精神疾病,你要怎么回答?你的朋友不小心得知了你的病情,你要怎么和他解释,并让他理解你的情况,继续和你做朋友?针对此类问题,可以让患者先进行常规练习,方便以后沉着冷静应对。

    家属与患者相处有哪些小技巧?
    1家属要学会扮演多重角色

    朋友——诚恳地交换意见、讨论问题。长者——迫使患者去完成那些他不愿做、却必须要做的事,比如定时休息、生活自理、门诊复查、按时按量服药等。

    2家属要学会了解患者的感受病态感受随时出现、无法自控,患者难以区分症状与现实,有正常人难以想象的主观痛苦,会继发紧张、恐惧、敏感,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出现敌视、攻击倾向,他们孤独无助、渴望关心。

    3家属要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方式正式与非正式相结合,注意体态端庄、平等,目光对视、平视,有必要的身体接触,如拍肩、拉手、拥抱,经常给他以微笑和问候,表现你对他的关怀与挚爱。

    4家属要掌握相应的语言表达技巧尽量用中性语言,避免笼统使用术语,讲话清晰、平和、中肯,必要时重复所说的话,内容要简洁、明确,如果要向他提出问题,或吩咐他做事,每次只说一件事。对于患者明显脱离现实的想法,不要试图去说服他,更不要同他争辩或嘲笑他。


    家庭干预中针对不同病情患者的接触技巧有哪些?
    ❶ 兴奋躁动患者:口气平和,安抚为主,等待药物起效。

    ❷ 抑郁自责患者:态度和蔼,耐心解释,减压。

    ❸ 依赖型患者:让他先作决定,启发式谈话,保持距离。

    ❹ 要求多患者:坚持原则,话到为止,软中带硬。

    ❺ 易激惹患者:出言谨慎,连哄带夸。

    ❻ 有幻觉妄想症状患者:相信其感受的真实性,只关心,不反驳。

    ❼ 有躯体化症状患者:淡化不适感,正性暗示。

    ❽ 敏感多疑症状患者:解释、保证、不厌其烦。

    ❾ 自杀观念的患者:敢于讨论自杀,加强看护。

    家庭干预中如何与精神疾病患者谈“病”?
    ❶ 对于自知力丧失的患者,交谈中尽量回避“病”字,以建立信任的关系。

    ❷ 对于对疾病过分担心的患者,也要淡化“病”字,以减轻焦虑。

    ❸ 对于受症状支配,主观痛苦感强烈的患者,应强化疾病的不可自控性,以缓解患者的压力。❹ 主动涉及症状,不要怕刺激患者。

    ❺ 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自然地讨论症状。

    家庭干预中如何传递坏消息?
    首先,要预估该消息对患者的严重性;

    其次,评估患者承受能力,考虑病情、性格、躯体等因素,必要时与医生协商;

    最后,要尊重患者意愿等。


    如何防止患者病情复发?
    ❶ 定期带患者来门诊复查。每月至少复查一次,如果有特殊情况,可随时复诊。

    ❷ 坚持按照医嘱服用药物。

    ❸ 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消极悲观。

    ❹ 注意发现复发的先兆,及时处理。

    ❺ 先兆:睡眠障碍,特别是昼夜节律颠倒;情绪不稳定;突然否认自己有精神疾病,拒绝服药、就诊等。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