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页面: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江南晚报》:生命教育,在生活点滴中实现
    发布时间:2014-10-30 浏览量:4496

          出诊专家:王志强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王国强心理咨询工作室主治医师
      

          一名中学生,自杀未遂后,来到我的诊室,依然满脸的苦恼、绝望和无奈。她因为一次考试失败后觉得自己丢脸,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心情不好又没法跟人交流,因此就想到不如一死了之。
          近期还接待过的一个儿童咨询者,一位4岁半的小女孩,大家称她为神童。她2岁开始学钢琴,开始学的时候很高兴,进步很快,2年后就参加考试也有非凡成绩,然而由于过分的要求和过高强度的训练,导致孩子心情不好,性格孤僻,曾经多次问自己的母亲:“人为什么要活着,我不想活了!”

      B 心理解析

      当前,自杀已经成为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据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20.3%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40%有郁闷、焦虑等轻微症状。因为家庭沟通不及时,孩子的心理脆弱、不成熟,常常难以面对困难和挫折,所以有1/3大学生曾想自杀,有1/5的中学生想过自杀,甚至还有很多小学生。
      儿童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均会面临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压力,他们容易冲动、轻率、逆反,表达情绪的方式简单,沟通能力不佳,缺乏生命教育,容易出现挫折感或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辅导、帮助和教育,就会出现严重的后果甚至走向不归路。青少年选择自杀多具有冲动、模仿、情绪等特点,自杀前多数表现为情绪紧张、失望、孤独、感到被遗弃或莫名其妙的发脾气,或者言语上流露出自杀的念头,自杀前可能经常会对同学说“活着没意思、不如死了算了”之类的言语。

      C 指导建议

      自杀是对生命不负责任的行为,自杀者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毁灭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许多伤害。为让孩子幸福快乐的生活,家长应该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1.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可能自杀的苗头现象,认真分析青少年自杀的原因,遇到了什么困扰?为何要以自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青少年阶段有更加渴望亲情、渴望理解的情感要求。家长要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中应注意对孩子的尊重、理解、宽容和信任,及时了解其成长中的烦恼,支持其勇敢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在国外就有职员在孩子休息时带其到公司上班的尝试,一方面增加亲子间的沟通、另一方面让孩子了解工作生活的充实和不易。
      2.了解不同时期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及时给孩子恰当的帮助,包括尊重、理解、同情、亲情、友情、支持、帮助等。青少年多数处于爱情朦胧渴望期,甚至有的正处于恋爱期,恋爱的挫折和爱情的困惑都使青少年分外的易变易伤。所以纯粹的压制只会令孩子郁闷、甚至出现难以调和反抗,更有甚者发生极端的现象。适当的了解、引导、关爱和尊重可助其度过朦胧易变的青春期。
      3.尽量减轻孩子们的负担。如不要过分注重学习成绩、家长不要期望过高过多、尽量让孩子们劳逸结合、张弛有度。青少年渴望友谊和爱情,由于其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开始与父母的观念产生分歧,青少年更愿意与同龄人交往。但客观情况是,受学习压力的影响和家长的压制,他们很少有机会与同龄人建立真挚友谊。所以适当增多孩子与同龄人的交流更有助于排解压力、获取更多社交技能而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变迁。
      4.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孩子树立理想,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面对挫折、增强适应能力。青少年时期很多孩子个性脆弱而又面临诸多责任的矛盾,当其受到挫折和打击时就会选择自暴自弃、甚至放弃生命。家长要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其成长中的烦恼,支持其勇敢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承受力和抗挫折能力,确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合理的人生目标,将珍惜青春生命作为基本的价值观念,根植在青少年的头脑之中。
      5.帮助孩子学习人际交往。逐渐了解生活的本质。媒体对自杀事件的宣传报道也应该思考,发布信息吸引“眼球”外,尊重个体生命价值,为心理脆弱者提供帮助,呼吁整个社会尊重生命,关注生命健康是媒体更重要的责任。
      6.给孩子们进行良好的生命教育。让他们了解生命的来历,生命的可贵,生命的意义和生命历程。

      D 专家观点

      人生挫折在所难免,如何让儿童青少年学会应对挫折,珍惜自己的生命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对孩子们进行生命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刻不容缓。如果青少年学生遇挫折而走上不归之路,无论是孩子的父母、亲友、老师、同学以及社会都会受到伤害,而随后的心理辅导也是极其必要的。不仅对孩子要进行生命教育,对父母进行创伤性应激处理,也要对老师进行一定的压力缓解。
      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家长和学校共同承担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社会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平台。学校和社会应该重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孩子们心理素质的培养,应该从幼儿园起就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学校可以在生理卫生课或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生命教育的内容,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既是自己的,也是家庭和社会,让孩子们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同时,家长和教师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共同营造有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建立良好的心理辅导和危机预警机制。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