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页面: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江南晚报》:请别忘记关爱精神残疾人群
    发布时间:2015-12-14 浏览量:4176

          为唤起人们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12月3日定为“国际残疾人日”。今年第24个“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是“融合至关重要:全社会无障碍,赋权所有人”。

          “精神残疾也是残疾的一种,人人生而平等,精神残疾患者与健全人一样享有幸福生活的权利。因此,请别忘记关爱精神残疾人群!”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康复科李达主任表示,“国际残疾人日”之际医院举办“多彩生活”助残康乐宣传周活动,医务人员指导患者开展手工艺制作训练,走进社区开展义诊咨询,走进儿童福利院开展心理治疗与指导,旨在让精神残疾患者感受社会的温暖,并倡导全社会为精神残疾人士营造一个宽容理解、和谐友爱、平等互助、无歧视的社会环境,让精神残疾患者可以人人享有多彩生活!

    医务人员走进儿童福利院开展多种趣味心理治疗与指导

     

          【关注】中国有614万精神残疾患者

          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其中精神残疾病人占残疾人总数的7.6%,达到614万。精神残疾人是唯一一类由于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出现障碍的残疾人。“一些康复较好的精神残疾患者,平时言行可以说与健全人没有明显差异,别人根本看不出或难以看出是精神残疾人。但如果受到来自客观环境的某些强烈刺激,就可能再次复发”精神康复科李达主任表示,关注和保护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减弱以至消除这个群体带来的社会风险,不仅是精神残疾群体亲属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防治】“社区—专业机构—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显成效

          为更好地服务社区精神残疾患者,日前医院临床第二党支部党团志愿者来到崇安区广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义诊咨询活动。12月4日一大早,服务中心二楼大厅已经聚集了许多前来咨询的患者及居民。“高血压会伴发精神障碍吗?”、“我最近睡眠不好,整天没有精神,怎么办?”医务人员一一详细解答了居民们提出的焦虑障碍、睡眠障碍、情绪障碍、记忆障碍等问题,并赠送《康复知识宣传手册》、《心理健康100问》书籍。医务人员还为部分精神康复患者进行了一对一的服药及康复训练指导。社区居民王阿姨说:“我们老年人岁数大了,睡眠、记忆力都不好,去医院看病腿脚又不方便,现在可真是太好了,在家门口就能检查身体,还能咨询健康保健知识。”

    党团员志愿者社区义诊活动

     

          医务人员表示,其实像这样的社区义诊咨询医院每个月都开展。据了解,为减少精神疾病患者因病致残,医院积极探索“社区—专业机构—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每天送医、送药、送检查、送治疗进社区,开展健康宣教、康复训练等关爱帮扶小组活动,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点对点技术指导,并开通患者住院治疗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仅2015年1-10月,医护人员已进社区为精神病患者送医送药送检查共计3000余人次。截止2015年11月共为两万余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档立卡,社区在管患者病情稳定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肇事肇祸率患者人数也呈逐年明显下降趋势,在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无重大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

          【心愿】让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今天我们要一起动手制作京剧脸谱……”12月2日下午,医院精神残疾康复中心的康乐家园内9名精神康复病员认真聆听着康复治疗师讲解活动内容及步骤。每人拿到一张白色脸谱后,康复病员小张却犯了难,不知从何下手。“我们可以先从眼睛画起,勾出眼睛的线条,画完左边画右边,要注意左右对称。”康复治疗师陆江波边指导,边拿出一个已经画好的面具给他看,“涂色要注意颜色先浅后深,完成后再粘上自己喜欢的毛球作为人物头饰。”不一会儿,一个个脸谱就完成了,看着自己绘制的脸谱,康复病员们成就感十足。“以前学校老师也教过画脸谱,当时觉得十分难,但今天深入了解京剧脸谱知识后,我和王老伯一起完成的脸谱就很漂亮。来,你们看看!”在最后的分享交流环节,康复病员小王很自信地介绍着与病友共同绘制的脸谱。

          “通过让康复病员绘制京剧脸谱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他们的住院康复生活,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康复病员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通过康复病员展示和介绍自己绘制的作品,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和价值感。”精神康复科李达主任表示。据了解,患者在精神残疾康复中心不仅能够学会缝纫、手工艺制作、计算机操作等一技之长,还可以提高独立生活能力、药物自我处置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懂得如何乐观面对生活,积极回归社会,并由专业康复治疗师对他们实施监护和个案管理。2013年,医院还荣获了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回归社会杰出贡献奖”。“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精神残疾患者的生活越来越好!”李达说道。

          【提示】学会尊重、理解、关爱精神残疾人群

          “如果你的身边有精神残疾人士,也请学会尊重、理解、关爱他们!”李主任表示,尤其不要忽视两类精神残疾人群。

          一是老年痴呆症患者。这是容易被人忽视的精神残疾疾病。一些上了岁数的老人在出现多疑、健忘等老年痴呆病病症后,没有引起家人的足够重视,照顾也不得法,最终导致病情延误加重。
    专家支招:如果老人患上了老年痴呆,家人日常照顾时,除了耐心之外,还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准备一张小卡片放在老人衣袋中,写明联系方式,以防老人走失。若吃鱼虾时,应将鱼刺取出,虾壳剥掉,以免卡到老人。老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应放在其看得见的地方。日常密切关注老人有无脸红发烧、面部痛苦表情等不适,随时到医院就诊别耽误。

          二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是精神残疾中比较常见、同时也是最为严重的病症。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思维贫乏、情感淡漠、行为懒散、被动退缩,照顾这类病人时,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专家支招:确诊患上精神分裂的病人受疾病支配,容易出现情绪激动、待人暴躁,甚至谩骂攻击他人等情形。对此,负责照顾患者的人应保持冷静、避免与之争论。不要试图纠正其错误言论或异常情绪,应充分理解,避免激惹、刺激患者以使其病情加重。在病情平稳期,可以让他们参加一些活动,提供社交的机会,锻炼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和挖掘他们的兴趣爱好,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呼吁】消除歧视偏见,努力改善就医环境

          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发生精神病人伤人事件,目前精神类疾病的发病率在17%左右,但住院治疗率却很低。究其原因,医务人员表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精神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家庭经济负担沉重,大多患者因病致贫,经济条件较差;二是社会的歧视与偏见,使很多患者不愿就医,更不愿住院;三是精神卫生机构住院设施陈旧,床位紧张。

          而公众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来源于对精神疾病的恐惧。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显示,公众对精神病的认识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认为“精神病患者易发生肇事肇祸、是危险的”。其实大量医学研究结果显示,精神病人并不比一般人群更具有暴力或危险倾向,反而他们更容易被监禁,更可能成为暴力的受害者,且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风险是伤害他人的数倍。二是认为“精神病是无法治愈的终身疾病”。事实上,如果治疗及时,采取适当的早期治疗措施,精神疾病和其他许多躯体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大多数精神病患者有可能完全康复,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参与家庭和社会生活。

          因此,医务人员呼吁,政府及全社会应善待精神心理疾病患者,消除歧视与偏见,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休养环境,让每位精神疾病患者都及早接受规范治疗、享有康复服务。

     

    (宣传处)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