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页面: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江南保健报》:精神康复模式转变 更注重患者个性化康复需求
    发布时间:2017-03-15 浏览量:3423
            受访专家: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康复科主任、主任医师李达
           擅长:各种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康复与职业功能康复

           精神病患者在经过治疗,病情得以控制后,要走上社会或踏上岗位,一方面需要接受精神康复训练,另一方面还需要全社会对他们爱护的眼光。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康复科主任、主任医师李达在接受专访时表示,随着精神康复模式的转变,医院更重视精神病患者的个性化康复需求,希望社会上多涌现一些精神康复志愿者。
           李达介绍,很多精神康复机构千方百计想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以往对于有精神康复需求的患者,医生根据患者的精神评定结果,为病人提供系列程式化训练,往往设置什么项目就让患者参与什么项目,不考虑患者的个人喜好,因此收效不明显。如今,医院更重视患者的个性化康复需求,医生会根据患者各种各样的就业愿望,对患者进行专业评估,予以患者爱好、价值观相符的一些康复项目,如为患者开设音乐、体育、绘画、烹饪、编织、书法、装配、管理等多种新型的精神康复,或与以后的就业技能相结合,进行相应的职业能力训练,待技能成熟、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后,再鼓励患者到社会上谋职。而对于精神病患者而言,在康复过程中也增强了主人翁意识,而不是被动接受者,本身也能减少自我歧视。
           “我们希望,社区里可以要有更多拥有康复专业理念的志愿者,而不是仅仅靠几位精神康复科医生,要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精神残疾患者的良好氛围。”李达表示,与其他残疾人相比,精神残疾者四肢健全、生理功能正常,经过精神康复病情稳定和具备一定技能后,完全能走上社会自食其力。2013-2015年医院对162名住院患者实行综合性支持性康复就业计划,与传统封闭治疗模式相比,患者病耻感减轻,服药依从性好,自知力、独立生活能力明显提高,复发率、肇事率明显下降,因病受损的社会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尤其是患者的就业率提高了一倍,工作持续时间增长2倍以上。但社会上对精神残疾者仍有歧视,导致部分患者康复走上社会后依然就业困难。有些单位虽然吸纳精神残疾者就业,但让他们从事最简单的劳动,甚至是出于“安全”考虑,挂个名不让他们真正工作。其实通过一系列的求职培训等,有些精神残疾者已具备了一定的就业技能,甚至还能从事专业技术型工作。如果病情稳定的精神残疾者长期呆在家里,只会离社会越来越远,无形中又会加重病情。(本报记者)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