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页面: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江南晚报》:关爱精神病人,让患者迈过心里那道“坎”
    发布时间:2017-12-19 浏览量:4416

    你可曾想象,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人能够通过医院的悉心治疗回归社会?你可曾想象,传说中神秘的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康复科里不仅设备齐全,还有菜田、咖啡吧、手工工作室等场所?在今年1010日,第26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到来之前,记者实地走访了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并邀请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科主任李达主任医师和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康复科治疗师钱维和大家分享如何利用个性化康复手段让精神病患者迈过心里那道“坎”。

    被误解的“精神疾病”

    出于某种刻板印象,人们对精神疾病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偏见,即认为这种病不仅治不好,而且一旦患病就注定终身精神残疾。对此,李达主任医师首先进行了澄清:“精神疾病就像糖尿病和高血压一样,仅仅是一种慢性疾病,随着精神残疾康复事业的兴起,精神病人不仅可以恢复心理健康,而且通过多种途径的康复训练还能独立生活、重归社会。”

    很多病人在得病以后长期宅在家里,虽智力正常,却生活懒散,对家人缺少亲情,整天呆坐不语。此时患者家属往往会把病人“关”在家里,李达主任医师也指出对于精神疾病患者,不能一“关”了之,必须让他们接受科学的治疗。在治疗方面,定期服药是不错的治疗方式,常用的药物有氯丙嗪、奋乃静等抗精神病药物,随着时代发展,此类抗精神病药物的药效也在不断提升。

    循序渐进,开启“人性化”治疗新模式

    精神疾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稳定情绪,是不是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就一劳永逸了呢?李达主任医师解释说:“精神疾病的治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基于患者精神需求的康复模式,开启了“人性化”的康复治疗新模式。治疗师会和病患进行深入交谈,做一系列量表评估,再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和康复方案。

    在实地探访中,记者也感觉到了“人性化”的治疗环境。治疗区域环境优美,建筑风格典雅别致又充满现代气息。病区走廊上挂满了病患自己创作的绘画、书法、摄影等手工作品。“我们这里不像医院,更像一个宿舍,一个社区。”李达主任医师认为,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人性化的康复环境中,经过急性期治疗、病情稳定,处于恢复期的广大精神疾病患者才能摆脱疾病,回归社会。

    多些耐心,有爱就有希望

    “人性化”治疗的过程中,精神病患者的表现可能会很好,但实际走到生活中,他们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社会的歧视以及患者自身的顾虑,家属又应该做些什么呢?对此,钱维治疗师认为家属要多些耐心,有爱就有希望。很多家属对待精神疾病患者一般采取两类态度,第一种是完全不管不顾的状态,还有一种是压力特别大,对患者有非常高的期待。家属要把患有精神疾病的家人当做正常人一样对待,首先要相信他能做,并给机会让他去尝试,并以鼓励为主,多与他沟通,必要的时候寻求专业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当然,精神疾病患者也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爱。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还把个性化的治疗和服务带进了社区,让一些不愿意去医院进行康复的患者在社区也能得到相应的辅导,并随时接受病患和家属的咨询。与此同时,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康复门诊不仅为患者服务,在照料病患的过程中家属觉得有压力的,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也会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顾明)


    专家介绍

    李达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康复科主任、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精神康复方向治疗师专业课程项目负责人。

    擅长:各种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综合康复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院本部门诊 周二全天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