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页面: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无锡日报保健周刊》:别把家人鼾声当催眠曲
    发布时间:2021-03-12 浏览量:7274

    别把家人鼾声当催眠曲

    及时排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这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32岁的陈先生有10多年的打鼾史,妻子把他忽高忽低的鼾声当催眠曲,后因为心脏不适,才查出是他的打鼾其实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睡眠,远离慢病”。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崔小川主任医师介绍,这类患者会不规律打鼾,这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打鼾者自己不知道,家人应及时带患者上医院排查。

      陈先生体型肥胖,颈围和腰围分别为42.5厘米和110厘米,没有扁桃体肿大,但血压难以控制,晚上经常打鼾。妻子对此已习以为常,陈先生出差不在家的日子,反而睡不着,因此也没把这个打鼾当回事。后来,陈先生感觉憋气、心悸查出窦性心律不齐,Ⅱ度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心室停搏最长达9秒钟,疑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经全科医学科睡眠中心监测,陈先生的最低血氧饱和度为71%,提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且夜间多次引发呼吸暂停及心律失常。该科给予陈先生夜间睡眠时无创呼吸机治疗并定期随诊,患者夜间缺氧得以纠正,窦性停搏消失。

      崔小川主任介绍,打鼾在医学上是一种症状描述,主要是由于上气道发生狭窄、阻塞,气流不能自由通过咽部的气道,振动咽部软组织发出一种巨大的鼾声。单纯鼾症只是一种现象,鼾声均匀规律,声音高低一致,大多数是因为疲劳或者喝酒引起,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所致的打鼾常表现为鼾声响亮而不规则,声音忽高忽低,时断时续,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是高血压、冠心病、卒中、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71岁的黄老太患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首次住院时,医生在床边问诊,她就突发急性呼吸衰竭而昏迷,足见此病的危险性。如今,经过夜间睡眠时无创呼吸机治疗,再加上白天肺功能康复训练,黄老太晚间打鼾大大减少,胸闷、气喘较前缓解,日常生活可以自理。

      据悉,该科每周五下午专设鼾症门诊,就诊人群主要是睡眠打鼾者,这类患者往往是由于白天发生严重嗜睡或夜间影响家人休息才被要求就诊。还有些家属习惯了患者打鼾,认为是正常现象,反而延误了患者治疗。

      专家表示,夜间打鼾伴憋醒,白天昏昏欲睡,睡觉不解乏,体重不受控制上涨,难以控制高血压,以及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等应想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及早干预治疗。

      (卫文)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