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页面: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江南保健报》:脑中风患者怎么变成痴呆了
    发布时间:2013-11-27 浏览量:4438

    脑中风患者怎么变成痴呆了
    ——专家为您解析血管性痴呆的防治

    人口普查表明我国进入老年型社会,60岁以上老年人口接近1.5亿,占总人口11%以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案例:精明人痴呆了
    老张今年68岁,患有高血压病20年,平时喜欢抽烟喝酒,虽说已经退休近10年了,但自觉身体很好,平时做做家务、带带孙子,帮儿子料理公司事务等,大家都认为老张精明能干。可半年前因拆迁搬家等事操劳过度,竟脑中风了,幸及时治疗,出院两个月生活基本已能自理。可近三个月来,老张总是晚上难以入睡,凌晨三、四点又醒了,白天则感到困倦无力,无心做事,自觉脑子大不如前,爱忘事,说话罗索重复,有几次去公园活动竟然还迷路了,幸好碰到几位热心的民警和路人将他送回家。家人发现他最近一周开始说话少,愁眉苦脸,时不时无故发脾气,有时还彻夜不眠,翻箱倒柜,问他又不予理睬,甚至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了,饮食及大小便有时都需照料。邻居等都不禁叹息“精明人怎么就痴呆了呢?”
    分析:一样痴呆两样病因
    家人按照经验认定老张得了老年性痴呆,遂带他到医院就诊。市精神卫生中心、市同仁国际康复医院的蔡德亮主任经检查发现,老张不是老年性痴呆,而是血管性痴呆。
    蔡主任指出,痴呆是一种由大脑病变引起的综合征。常见的有两种:阿尔茨海默病(又名老年性痴呆或早老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所谓血管性痴呆是脑卒中(缺血性、出血性及急慢性缺血缺氧性)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其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在老年人痴呆中居第二位。血管性痴呆一般在50-60岁发病,男性多于女性。早期表现主要是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睡眠障碍、耳鸣等,可有近期记忆力轻度受损、注意力不集中和一些情绪变化,无明显的痴呆。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就会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发音不清、吞咽困难、尿失禁、偏激、凭空听见声音(幻听)、看见实际不存在的东西(幻视),或情感脆弱易激惹、哭笑无常等等。一般检查时会发现脑卒中留下的痕迹,如四肢肌张力增高,震颤,行动困难,面部缺乏表情,言语不清或饮水呛咳等表现,脑CT显示多发性梗塞灶。需要注意的是,血管性痴呆有别于老年性痴呆,前者只是有轻重不同的记忆损伤,而不是完全的记忆障碍和丧失,也很少发展到像老年性痴呆那样不可收拾。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人格意识一般能保持到后期,而老年性痴呆却不能,病人会有行为怪僻等明显的人格障碍。
    建议: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市精神卫生中心神经内科主任蔡德亮指出,76%的血管性痴呆患者有脑卒中病史,55%的血管性痴呆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所以科学合理防治高血压可以有效降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或延缓其病程的进展。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所致的微循环障碍也与血管性痴呆密切相关。心脏病,如心房颤动也是血管性痴呆潜在的危险因素。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上述危险因素对预防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蔡主任还强调,预防血管性痴呆必须从预防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心脏病、糖尿病和脑动脉硬化入手。要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戒酒、戒烟,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菜、豆类制品及五谷杂粮等,加强记忆力训练,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保持乐观的情绪。对出现了血管性痴呆的患者,则应及早至专业医院接受系统性治疗,主要包括改善认知功能、认知康复和伴随症状的治疗,对血管性痴呆常见的抑郁状态和睡眠障碍对症处理,采用改善脑血流,预防脑梗死、促进脑代谢的办法达到阻止恶化,缓解症状的目的。
    相关链接: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神经内科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神经内科采用专科门(急)诊、病房、康复中心一体化诊疗康复模式,改变了以往多数脑中风病人的单一治疗模式,更加注重躯体与心理的早期康复。实行宾馆化管理模式,拥有全套神经康复设备、全身螺旋CT、经颅多谱勒仪(TCD)、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仪、脑诱发电位仪等美国、德国、日本的先进专科医疗设备,对脑血管疾病、脑外伤后康复、各型痴呆、健忘症、癫痫、帕金森病以及中风后偏瘫康复等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

     

    >> 返回